產品說明
佛祖
釋迦牟尼,即佛教始祖的意思。佛祖千變萬化,法相莊嚴無比,俱足三十二相。
在泰國,佛祖聖物一直被視為是熱門中的經典佛牌,最適合任何人仕配戴。人們相信,佛祖是佛教的始祖,因此配戴佛祖聖物,會得到更為強大顯著的助力。配戴佛祖牌以求平安、事業、財運、正財、偏財、人緣、貴人、感情、辟邪擋險為主。
佛陀說:「我今但以一尋之身,說於世界,世界集,世界滅,世界滅道跡。」在此範圍內,佛陀所遭受的和一切凡夫沒有什麼不同。用佛陀的話講就是「生苦,老苦,病苦」。
距今大約二千五百年前,佛陀出生於印度中部的迦毗羅衛國,其父為釋迦族的淨飯王,其母為摩耶王妃,其名為悉達多。長大後,十六歲時與美麗的王族女耶輪陀羅結婚。在王宮中,他每天享受著物質極大豐富的欲樂生活。然後,當他二十九歲時突然面對人類的苦時,他捨棄了剛剛出生的兒子羅喉羅,捨棄了妻子和王國,在阿奴摩河邊出家。
在此後的大約六年中,他經歷了無數的修行和苦行。最先跟隨禪定者阿羅邏伽藍,後跟隨郁陀羅摩子修行,但是,因為未能獲得最終的智慧,因此離開二人,從此進入了止息禪,斷食等苦行生活,然後仍然未能獲得智慧,於是又將此捨棄。三十五歲時,佛陀在迦耶尼連禪河邊的著提樹下靜坐成道,參透了四聖諦,八正道(中道)之法,覺悟了緣起之法,確立了菩提之智。
佛陀在菩提伽耶悟道後,決定開始宣傳自己的學說。他首先想到的是阿羅邏伽藍和郁陀羅摩子二位大仙,當他知道兩人已經去世後,就開始向波羅奈的鹿野苑出發,準備去找曾經跟隨自己過著苦行生活的五個隨從。佛陀出家修行後,迦毗羅衛國的國師派僑陳如,跋提,跋波,摩訶男,阿說示等五人與佛陀一起出家修行,並照顧他的生活。在佛陀修苦行的六年當中,五人始終追隨佛陀左右。後來佛陀放棄苦行,接受牧女的供養正常飲食,五人誤以為佛陀已經放棄修道了,就一起離開他來到鹿野苑的叢林中繼續苦修。初轉法輪像笈多鹿野苑派風格鹿野苑是古代帝王養鹿的地方,那裡有個苦行林。聽說佛陀抵達鹿野苑時,僑陳如等五人曾商量好不再理睬佛陀,因為他已不再苦修,不值得尊敬。而當佛陀開示他們說:「一個修道者能不能體悟真理,其關鍵不在於苦行,同時也不在縱慾的樂行,苦樂的二邊都不是得道的真因。」僑陳如等五人聽了佛陀的說法,心悅誠服,一起昄依佛門。
此次,佛陀在鹿野苑住了三個月,這是釋迦牟尼第一次說法,佛教史稱之為「初轉法輪」。從此,佛陀從鹿野苑開始住世說法,凡講經三百餘會,化度弟子數千人。
佛陀初轉法輪後的情景在《轉法輪經》中已有神化描寫。地上諸神呼喊道:「在波羅奈城仙人墮處鹿野苑,世尊已經轉動無上法輪。任何沙門或婆羅門,任何天神,摩羅或梵天,任何世上之人,都無法逆轉。」四大天王聽到地上諸神的呼喊,發出同樣的呼喊。隨即,天上所有天神發出同樣的呼喊,直到梵天界,大千世界震動,大放光明。
而在巴利語三藏之後的佛典中,對佛陀初轉法輪的事跡也增添了一些神化描寫。在佛陀前往鹿野苑的途中,《大事》和《神通遊戲》還寫到龍王善見邀請佛陀留宿,供奉飲食。 佛陀到達恒河,無錢付渡費,便施展神通,騰空越過恒河。
佛陀為五位比丘初轉法輪時,地上湧出十寶座位,供他盤坐說法。 佛陀坐上法座,大放光明,明亮三千大千世界。 三千大千世界以六種方式震動,顯現十八種吉兆。 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十萬無數菩薩,帝釋天,梵天和所有天神,都來頂禮佛足,聆聽說法。